時間:2021-05-06
文明始于心 綠色踐于行
常春藤de光盤行動
光盤行動實施一個月以來,我校每日廚余量從之前的100kg左右,減少至最低51.2kg, 接近于過去廚余量的一半。據食堂工作人員描述,過去兩個人費力才能推動的廚余桶,現在一個人也能輕易抬動。
周五教師會議上,我們請到食堂工作人員龔阿姨。龔阿姨給老師們講述了她工作過程中對食物浪費現象的觀察和感受,對參與值日的學生志愿者們給予了高度的贊揚和肯定!
聽完龔阿姨的一番講述,有老師表示:“這個活動,原本沒有那么打動我。因為即便沒有光盤活動,我也很少會剩飯剩菜。但是在聽到阿姨懇切甚至淚花閃動的感慨之后,我不禁開始重新審視起這個活動的意義來。一個不珍惜糧食,不珍惜他人勞動成果的人,即便知識學得再多,嘴巴再能講,也不能稱之為一個大寫的人。萬事之基礎,是先料理好自己的生活和人生。所謂自立方能利他?!?
常春藤de垃圾分類
自廚余垃圾“減肥”一個月后,各班的垃圾桶也踏入了“減肥”行列。保潔阿姨每日進行垃圾分類檢查。每周一晨會上由環保志愿者老師對各班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和反饋。
身邊事做起
那么分好的垃圾去向如何呢?
我們利用支付寶上的環保公益平臺,將干凈、無異味、干燥、單獨打包的可回收垃圾交給專門人士來處理,由此得到的一些報酬用來繼續支持環保工作或捐助給公益機構。
廚余垃圾和課間餐果皮收集后用來堆肥。
除此之外產生的其它垃圾,各班環保員填寫調研表,討論如何逐步消除此類垃圾。
調研表稿樣
國際地球日觀影
4月22日,國際地球日,部分學生和老師參加了由自然之友發起的云觀影活動。
環保勉詞
雙語部李紅蓮校長在周晨會上發表講話,呼吁大家還一個干凈的地球,從還一個干凈的校園開始。校長強調兩個問題:
一、為什么要做環保?
1、環保迫在眉睫,這是每一位地球公民的職責。我們不需要一個垃圾成堆、污染成災的地球,我們需要一個干凈的地球。
2、浪費是可恥的行為。雖然資源使用是個人的行為,但資源本身是大家共同創造的,是社會共享的。個人對資源的浪費是對所有人、對社會的極大不尊重,是可恥的。
3、環保事關個人修養。我們要做自立利他的人,而不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。
二、怎么做環保?
1、這是我的責任。不分部門,不分中外教,這是校園里每一個人的責任,從我做起。
2、幫助伙伴,攜手共進。人人都是“志愿者”,在做好自己的同時,幫助伙伴共同成長。
環保志愿者組織”的心愿——零廢棄
■北京明悅學校在環保方面卓有成就,我們在參訪時,謝康校長曾經對“零廢棄”的“零”做過這樣的闡釋:“一個人可以消化、可以幫助社會處理一部分垃圾,也一定會產生一部分垃圾。這兩個值相減,到底一個人做的貢獻為正還是負,這是個邏輯意義上的零?!?
■相對于零廢棄的結果,我們更看重為了實現零廢棄的努力過程。努力的過程是不斷嘗試的過程,是不斷反思的過程,不斷成長的過程,更是教育發生的過程。
■在零廢棄學校建設的過程中,學生和老師的學習需要和其它的學科發生關聯,同時我們也相信,關于零廢棄學校的學習也會更好地支撐到孩子全面的成長。